![]() |
中文版 ENGLISH |
我国数字视音频编码技术标准制定进入快车道 |
2002年8月25日 |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表明,我国数字视音频编码技术标准制定已经进入快车道,有望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定义出一套自己掌握主动权的先进的视音频编码标准。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数字存储媒体、宽带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通信等产业所需要的共性关键技术,是我国从信息产业大国走向信息产业强国所必须掌握的重要支撑技术。根据这一共识,在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的支持下,我国2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在今年6月成立了“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目标是制定我国的数字音视频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技术标准。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之前发布了视频和音频的提案征集书,收到20多项技术提案。与会代表认为,我国制定视音频编码技术标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虽然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组制定了一系列多媒体标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很多标准在技术上已经相对落后,例如,DVD和数字电视采用的MPEG-2标准是在10年前制定的,根据技术进步,现在制定的类似标准可以把编码效率提高一倍,根据新的标准,有可能在一张DVD或类似存储容量的光盘上存储一部高清度电影,高清度数字电视节目占用的广播通道可缩小一半,有很多专家建议新标准支持标准清晰度电视接收机能够接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实现标准数字电视到高清数字电视的无缝迁移。其次,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开始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中科院计算所高文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从1996年开始参加国际MPEG专家组的工作,并于1998年底成立了中国MPEG论坛,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研讨会,2000年7月,第53次MPEG会议成功在北京举行,从此开始,我国的多项提案已经被MPEG等国际标准所接纳,今年10月,第62次MPEG会议将在上海召开。这些工作为我国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音频压缩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也充分讨论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产业界参与程度还亟待加强,制定技术标准的前提是对产业需求和潜在应用的深入分析,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事实上,参加标准制定是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加强技术协作、加速产业链形成的重要措施,企业在需求分析、技术开发、标准实现与测试方面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第二,新标准对我国的新技术实现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大多停留在软件模拟层面,而企业的研发大多集中在整机生产层面,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芯片和系统实现等环节需要尽快弥补,这就需要企业把开发工作推向深入,而科研机构应从产业应用的角度加强算法验证、测试和性能研究工作。 我们相信,如果我能过紧紧抓住技术进步所创造的机遇,认真分析并解决好客观存在的挑战性问题,通过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我国完全有可能在数字视音频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于“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www.avs.org.cn): 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批准成立。工作组的任务是面向我国的信息产业需求,制定数字音视频的压缩、解压缩、处理和表示等技术标准,服务于高分辨率高质量的数字音视频广播、高密度数字存储媒体、多媒体通讯、互联网宽带流媒体等重大信息产业应用。工作成果将由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并可以推荐为国家标准。 工作组将组织国内本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产品开发与生产厂家共同参与,汇集国内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的既有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与专利技术,突破数字音视频压缩、解压缩、传输、存储和安全等关键技术,构建我国自主的数字视音频技术“专利池”; 制订出性能和指标与对应国际标准相当或更好的《宽带网络流媒体编码压缩标准》、《高密度激光视盘编码压缩标准》、《高清晰度电视编码压缩标准》等重要的多媒体编码压缩标准,参与制订并影响相关的国际标准,形成我国掌握主动权的数字音视频标准体系,提高我国数字音视频相关产业群的自主开发能力和经济效益。(相关图片) |
版权所有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2-2022 联系电话:+86 13126758816 E-mail:hyxie2006@163.com AVS LOGO 由高峰设计 京ICP备16006085号-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