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AVS工作组第11次会议在京举行

2004年12月20日

  12月10-12日,AVS工作组第11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58家单位的133位专家和各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经过两天的分组讨论和若干次联席会议,工作组在12日下午举行了总结大会。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首先对AVS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了对若干关键工作的时间点,督促各组抓紧时间,集中兵力,争取在2005年拿出更有显示度的成果。

  各组组长分别就本组前期工作和本次会议讨论要点进行了总结。因面临着标准公布的关键时期,而且国内数字媒体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时间非常紧迫,对各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各组组长因此安排成员着重讨论了这一问题,均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了明确安排。

  视频组已先于工作组大会进行了一天半的专题组会议,在全部四天半的时间里,视频组共收到提案33项,其中接受提案15项,并形成6篇输出文档。2004.12.17,公布AVS-M FCD文档,2004.12.30,公布AVS-M FCD参考软件。与IR组联席会议讨论启动专利调查,并进行AVS-M性能验证测试、AVS-M一致性测试和AVS-M Stage 2的工作,并与实现组联席会议着手成立AVS-M实现验证组,定于2005年3月(AVS第12次会议前)完成AVS-M解码器golden C code,2005年中完成QVGA,15fps AVS-M解码器。此外,视频组还提出了详细的WD、CD、FCD的提交时间。

  音频组与DRM和IPR联席会议,确定在2005年1月28日各提案方提交详细的专利分析报告;2005年2月28日完成IPR分析报告,在下次AVS Audio会议上讨论通过后,提交总体组。对大家都关心的WD问题,AVS Audio组讨论了基于AVS_M1515提案的WD框架,与会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分工。2004年12月31前,提案方将修改稿提交给AVS Audio工作组;在2005年1月底之前,完成AVS WD,并向AVS会员单位征求意见,在下次AVS全体会议结束前提交CD。

  IPR、DRM和实现组除完成本组讨论外,还配合其他各组举行了多次联席会议,就专利调查、版权保护和实现等诸多问题进行“会诊”,最终确认要完成视频、音频的专利调查,并启动AVS-M验证组工作。此外,在总结大会上,IPR组长Cliff博士还就就文件许可程序、RAND原则在中国实施的可能性、强制性标准、专利费、许可条款及限制条件、非成员专利持有者等问题做了总结,并与所有与会成员进行了共同探讨。

  在11日下午和12日全天,工作组还组织了AVS1.0版本的演示,由上广电对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先从MPEG-2解码,再用AVS进行编码,结果在实际压缩比率只有达MPEG-2的四分之一的情况下(视频812kbps,音频128kbps),两者的对比演示在观感上基本看不出区别,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证明AVS在网络电视上(IPTV)的可用性。此外,音频组也对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演示,组织到会专家进行了试听,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在实际上证明了AVS的先进性。

  在11次会议结束后,工作组还趁热打铁分别在13日举办了IPR研讨会,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讨论;在14日会同联合信源发起举办了AVS产业联盟筹备会议,与国内多家著名企业共同探讨AVS产业化的关键问题。目前AVS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工作组成员都应该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快、更好。

  本次工作组会议和IPR研讨会均由工作组秘书处负责组织,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为东道主提供了大量便利条件,与会代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衷心感谢。

 
版权所有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2-2022
联系电话:+86 13126758816 E-mail:hyxie2006@163.com
AVS LOGO 由高峰设计
京ICP备16006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