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ENGLISH    

高文教授率队参加第71届MPEG大会

2005年1月22日

  2005年1月17-21日,第71届ISO/IEC JTC1/SC29/WG11全会暨“MPEG大会”在香港召开,高文教授作为ISO/IEC JTC1/SC29/WG11(MPEG)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率领30多人的中国代表团参加。
  本次会议由中国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下属的MPEG中国代表团主办,香港科技大学组织承办,这也是我国继在北京、上海之后第三次主办ISO/IEC/JTC1/SC29/WG11的会议。MPEG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是ISO/IEC专门负责数字音视频编码的分支机构。MPEG成立于1988年,曾制定过广泛应用于CD和MP3的MPEG-1标准,应用于数字电视、机顶盒及DVD的MPEG-2标准,以及用来描述和查找音视频内容的MPEG-7标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声誉。AVS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同时也兼任这一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团长。AVS工作组和MPEG有密切的合作关系,AVS标准也将通过MPEG国际化。
  在MPEG大会结束后,1月22日,主办方特为MPEG和AVS两个标准工作组举办一个为期一天的专题会议(Workshop),会议以目前国际上运动图像研究的前沿趋势以及AVS标准的最新成果为主要议题,上午议题以MPEG为中心,下午议题以AVS为中心,这次专题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明显加强了AVS与MPEG之间的沟通。MPEG主席Leonardo博士、AVS工作组组长高文教授,以及JVT联合组长Gary Sullivan博士、MPEG音频组组长Schuyler Quackenbush博士、AVS工作组视频组联合组长虞露教授、以及来自MEPG和AVS的国内外专家美国三菱研究所孙惠方博士、美国BroadCom公司陈学敏博士、上广电赵海武博士、由原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门分离出来的Freescale半导体公司Stanley Wong先生、香港Hutchison公司的Stephen Chen先生等代表在会上做了报告和发言。
  在谈到MPEG的未来方向时,Leonardo博士指出了多个方面:MPEG标准的组件化及其装配机制、多媒体标准与元数据标准的结合应用、MPEG多媒体中间件、数字版权管理等。AVS视频部分和H.264/MPEG-4 AVC的对比是与会人员关注的热点,高文教授、虞露教授关于AVS视频标准的发言和H.264/MPEG-4 AVC的主持人Gary Sullivan博士的发言自然成为会议热点。H.264/MPEG-4 AVC是在2003年07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的,包含三个档次(Profile):基本档(Baseline Profile)面向视频会议和移动通信应用,主档(Main Profile)面向广播,扩展档(Extend Profile)面向网络流媒体。半年之后,AVS视频标准完成,面向广播应用,由于采用了8*8变换等针对标清和高清视频这种大画面的工具,表现出更好的压缩效果,而H.264/MPEG-4 AVC采用的是4*4变换,对于通信应用等小画面编码较适用,但对广播画面则效率不高,于是H.264/MPEG-4 AVC再次扩展,与2004年07完成了一个新的Profile,称为High Profile,采用了8*8变换等技术,因此在标清和高清视频的编码效率有一定提高,但由于4*4变换已经固定为标准,8*8变换就只好作为可选项,这就使得标准更为复杂。2004年12月,AVS完成面向通信应用的AVS-M。AVS和这种H.264/MPEG-4 AVC这种半年一回合的交相进步,实际上是两种标准制定策略的竞争。AVS针对不同应用设计不同方案的思路得到广泛认同,可以说这次会议是AVS得到国际同行全面认可进而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参与MPEG大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加了本次特别会议,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来自香港和大陆的很多业内人士包括企业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也出席了这次专门会议,并表示,这样的会议对促进中国标准建设及数字音视频产业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是一次高水准的盛会。
  本次会议主席、香港科技大学教授Oscar先生作为组织者,带领工作人员为大会以及专场会议做了大量工作,使会议举办得紧凑、有序,而且气氛热烈,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对Oscar先生及其团队深表谢意。

 
版权所有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 2002-2022
联系电话:+86 13126758816 E-mail:hyxie2006@163.com
AVS LOGO 由高峰设计
京ICP备16006085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