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7年3月18日,是AVS五周年华诞。AVS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一年了,它的实施是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里程碑。AVS已经被认为是当前国际上最重要的三个先进视频编码标准之一,AVS专利池设定与管理的先进模式受到了包括ITU和ISO/IEC等国际标准组织的高度关注。带着业界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部AVS标准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
记者:AVS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所依赖的基础性标准。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面对即将来临的数字高清,AVS的机遇是什么?还将在哪些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黄铁军:AVS代表了当前第二代信源编码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将使国际数字电视和数字音视频产业格局再次“洗牌”,使得中国的产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是中国数字电视及数字音视频产业超越欧美框架的最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2007年度,AVS标准将进入规模化应用期。AVS将和2006年8月颁布的地面数字电视信道标准、2006年11月颁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信道标准以及明年将要应用的直播卫星广播构成我国自主的数字音视频产业体系,并将在下一代高清视盘机、视频监控、便携播放机、数字有线电视等领域得到应用。
记者: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的第2部分已于2006年3月1日实施,请介绍一下其他各个部分的进展如何?与国际标准H.264相比有何技术上的优势? 黄铁军:《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目前包含9部分,各部分的进展情况如下:
表2 AVS标准各部分的进展情况
AVS部分 |
国家标准计划号 |
小组草案(WD) |
工作组草案(CD) |
最终草案(FCD) |
标准送审稿(FD) |
国家标准(GB) |
AVS1-P1(系统-广播) |
20051304-T-339 |
2003.10 |
2003.12 |
2006.10 |
2007.03 |
|
AVS1-P2(视频-基准) |
20032265-T-339 |
2003.10 |
2003.12 |
2004.4 |
2004.8 |
2006.2 |
AVS1-P2(视频-增强) |
20032265-T-339 |
2005.9 |
2006.3 |
2008.6 |
|
|
AVS1-P3(音频双声道) |
20051305-T-339 |
2004.12 |
2005.3 |
2005.12 |
2006.4 |
|
AVS1-P3(音频-5.1) |
20051305-T-339 |
2005.9 |
2005.12 |
2005.12 |
2006.4 |
|
AVS1-P3(移动) |
20051305-T-339 |
2007.03 |
2007.6 |
2007.9 |
2007.12 |
|
AVS1-P4(一致性测试) |
20051306-T-339 |
|
|
2007.3-P2 |
|
|
AVS1-P5(参考软件) |
20051307-T-339 |
|
|
2006.3 |
|
|
AVS1-P6(DRM) |
20051308-T-339 |
2005.3 |
2005.12 |
2006.12 |
2007.03 |
|
AVS1-P7(移动视频) |
20051309-T-339 |
2005.3 |
2005.6 |
2005.9 |
2006.4 |
|
AVS1-P8.1(系统-IP) |
TBD |
2005.3 |
2005.9 |
2005.12 |
2006.3 |
|
AVS1-P8.2(系统-IP) |
TBD |
2006.1 |
2006.3 |
|
2006.3 |
|
AVS1-P9.1(文件格式) |
TBD |
2005.3 |
2005.9 |
2005.12 |
2006.3 |
|
AVS1-P9.2(文件格式) |
TBD |
2006.1 |
2006.3 |
2006.3 |
2006.3 |
| 斜体表示预定完成时间
视频是音视频编码标准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音视频专利密集区,是工作组要攻克的第一个堡垒。AVS视频与现有国际标准MPEG-4和H.264相比,性能相当,方案简单,在技术上应处于国际先进水平,AVS比MPEG-2压缩效率高出2~3倍,而MPEG-4只是提高了40%左右。同时,AVS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其编码复杂度相当于H.264的30%,AVS解码复杂度相当于H.264的70%。
记者:知识产权处置方面,AVS用了五年的实践首次证明了“采用主流技术路线,妥善解决专利问题”制定重大标准的可行性问题。在AVS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是如何解决专利技术的披露和许可问题的?是如何平衡专利持有者、标准使用者等相关方的利益的?为什么要删除含有被质押专利? 黄铁军:AVS标准是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集体创新。在AVS视频标准制定过程中,共收到各种技术提案200多项。为了形成优化的技术方案,视频专题组设定了详细的评估条件,准备了反映各种典型情况的测试序列,评估的基本依据是技术提案对编码效率的贡献、实现复杂度和知识产权情况。经过详细的讨论、分析、对比测试,AVS视频标准最终稿包含了从200多个提案中选出来的42个提案,包含了一批我国自主技术。 同时,AVS组织了众多国内、国际知识产权专家开发了一套引领国际潮流的知识产权政策,其中明确规定了标准起草过程中涉及的专利披露和许可承诺以及工作组如何平衡技术和专利等问题。公开技术、自主专利技术和愿意加入“AVS专利池”构成了完备的AVS技术方案。凭借自主技术的明显优势地位和公平合理的“AVS专利池”统一许可模式,可以全面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平衡各方利益,并为全球范围内协调标准和专利关系问题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被质押专利是指音频标准草案中的一项专利技术。该专利在该AVS会员单位提交时已经承诺加入专利池,其后不久因为提案方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商务问题被保全,需要说明的是,已有的加入AVS专利池的承诺不会因为保全、质押乃至专利权属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在目前我国有些单位对这一知识产权问题的认识不足,担心出现许可风险,造成AVS音频标准迟迟不能进入审批程序。 AVS工作组最重视知识产权处理问题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为了彻底消除疑虑,不过久耽误标准进程,而且鉴于该技术在音频标准中是可选项,工作组第20次大会决定由音频组在一个月内完成对删除该技术的可能影响进行专门的测试评估,测试结果是删除该技术对标准没有明显影响,基于此,工作组总体组会议决定在AVS音频标准草案中删除含有被质押专利的技术部分。这个处理表明AVS工作组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严格态度,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标准只片面强调自有专利、对可能侵犯他人专利避而不谈的做法值得商榷。
记者:国外企业向我国DVD企业大量收取专利费事件给许多中国企业带来了隐忧,而AVS不向运营商收取专利费,那么AVS怎样收取专利费? H.264又是怎样收取专利费的呢? 黄铁军:AVS专利池的许可有具体规定,简要来说是终端采取1元人民币专利费原则,不向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收费。AVS专利池的组建和许可由AVS专利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的AVS专利管理中心负责,专利池管理委员会由19人组成,代表了专利权人、专利使用者和公众利益,这在管理机制上是一个创新。 关于H.264,MPEG-LA已经组建了专利池,大致来说是每台设备0.2美元,同时要对运营商按节目点播次数或使用次数收费,因而总体收费额度很高。更大的问题是,MPEG LA的H.264专利池在全球目前只收集到了160项专利,约相当于MPEG-2专利池现有专利数的20%,也就是说,还有大量专利游离在外,专利风险很大,最近在美国发生的高通诉Broadcom侵犯其H.264专利案就是这种风险的征兆。
记者:AVS对进军国际标准是如何考虑的?2006年9月,AVS工作组已经正式加入了国际电联(ITU),目的是什么?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黄铁军:作为我国最早采用专利池方式管理知识产权的标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AVS成为国际标准,目前正在通过ITU和ISO/IEC将AVS转化为国际标准。 AVS工作组是一个由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的国家标准组织,2006年9月已经过ITU评估成为A4和A5类联络组织,这样,AVS制定的标准可以成为ITU标准。当然也需要通过技术评估、必要性分析等,而有的组织没有这样的资质,所以由AVS制定的标准可以成为ITU的候选标准,这也是AVS加入此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目的。 AVS内部有一个针对ITU的组织,跟IPTV相关的所有工作都由这个组织去沟通。目前,需求、体系结构方面的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是ITU要具体评估AVS的标准。被评估的标准有AVS、H.264、VC-1等,初步估计这三种都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因为从信源标准来说,各有各的特点。
记者: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AVS标准在产业化推进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突破?下一步要做哪些工作促进“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的协调发展? 黄铁军:AVS标准颁布后,我国企业已经相继开发出AVS实时编码器、AVS高清解码芯片、AVS机顶盒、AVS解码软件等产品。中国网通集团采用AVS作为其IPTV的标准。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国家标准CMMB采用AVS视频国家标准。地面广播数字电视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 2007年,AVS将继续在IPTV方面推进,另外AVS将加强CMMB移动视频广播的集成和规模应用、地面传输数字电视、直播卫星数字电视等方面的应用,此外在国际化方面,加速推进AVS国际化产业化进程。 AVS有“三驾马车”,即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技术标准的“AVS工作组”、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A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和负责推动AVS产业应用的“AVS产业联盟”。这三个组织,有力保证了AVS“技术、专利、标准、产品、应用” 的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记者 闫小梅
黄铁军博士,研究员,信息产业部“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秘书长。组织 AVS国家标准制定,探索“技术、专利、标准、产业、应用”协调发展模式。主要研究数字媒体编码、内容管理和版权管理技术及相关标准化工作,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理事,IEEE和ACM会员,DMP理事,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媒体分委会委员。 |